金尚娱乐-网址葡萄是大自然生成的植物,人类栽培葡萄、酿造葡萄酒和创造葡萄文化历史悠久,而中国是世界上葡萄栽培较早的国家之一。葡萄的原生地在
为人工种植,发生在五六千年以前。那时,人们已经在今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南高加索以及中亚地区开始栽培葡萄了。同时,也开始进行葡萄酒的酿制。后来人工栽培葡萄的技术和酿造葡萄酒的技术逐渐扩大传到西欧各地,特别是气候条件适宜葡萄种植的意大利、法国等地。
国外考古研究表明,葡萄最早由西亚高加索地区的野葡萄驯化而成,时间是在8000~6000年前。这也得到了分子研究的支持。人们利用和驯化葡萄的主要用途就是酿酒,在今伊朗扎格罗斯山区发现了年代为7000年前的葡萄酒遗存,一度被认作世界最古老的酒饮遗存。到5000年前时,培葡萄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已经传入“新月沃地”的两河流域、约旦河谷和古埃及。此后,葡萄便向西、东两方向传播。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西域各国已经普遍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这得到了史书和考古的双重确证。
伴随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这些技术又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东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这说明,人们对葡萄与生命健康的认识非常一致,人们对葡萄酒的喜爱,表现了对生命健康的追求。
中国种植葡萄的历史很早,认知和记载野葡萄的历史也很早。中国最早关于“葡萄”的文字记载是《诗经》,但里面说的是野葡萄,六月食郁及奠”,“”就是野葡萄。这反映了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散长在中国各地的各种野葡萄了。但是,今天我们习惯上说的葡萄,指的却是早期的欧洲葡萄。欧沙葡萄伴随着秦汉王朝的兴盛,丝绸之路的畅通,逐渐传入中国,发展到国力雄厚的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中西贯通,各种各样的经贸交易活动越发繁盛,物质文化交流不断增进,不但动植物私生活用品交易频繁,而且菜蔬果品如西红柿、西蓝花、胡萝卜、胡椒、胡桃葡萄、洋葱也纷纷来到中国。而中国的茶叶、瓷器及大黄、当归一类的中药材也不断流通于世界各地。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葡萄已经到达西域,而且西域一些地方史料也都有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记载。新疆吐鲁番考古发现,一座2500前的古墓中,居然有一萄,经考古鉴定这株葡萄为紫葡鲞品种,而紫葡萄品种至今广泛种植在新疆、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果实不仅作为时令鲜果,而且榨成新鲜葡萄汁,或者晾晒成葡萄干,酿造成葡酒,并且一些“富人藏至万余石,久者数时味而不败”。可见西造葡萄酒,不但有了一定水平的科学工艺,而且还有了储存葡萄酒的办法。
为了了解西域,增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建元二年(公元前139),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在遥远的路途,在艰苦的风沙荒漠的跋涉之中,张骞一行人在途中不幸被匈奴扣留了起来,待他找到时机归汉时,已历时13年。作为外交使节,张骞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无论是在出使途中,还是滞留国外,他都不忘了解所经西域各地的风土民情。他在大宛国亲自品尝了鲜美可口的葡萄,品尝了当地的葡萄酒,记载了当地葡萄栽培技术和酿造葡萄酒的方法,并对大月氏大夏国的物产民俗、地理风貌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归国之后,他向汉武帝据实汇报,称西域之地“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不仅受到汉武帝的嘉奖,而且进一步加深对西域的了解,汉武帝再次委派张骞率领使团前往西域,以期睦邻友好,互通有无。
最重要的是自从张骞出使西域,从此开启了在西北之地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历史。一些史书也因此断言“中国葡萄种植和酿造葡萄酒。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由是”。诚如其说,即便不去寻根究源,那么仅从西汉算起,中国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历史也有2000多年了。
为什么中国种植葡萄的历史开启于西部?一是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紧接西域,有利于葡萄生长,二是自秦帝国开始到西汉王朝建立,秦汉皇城都设置在西部长安。向来对新生事物一往情深的汉武帝,当然要亲眼看到西域的葡萄种植在身边,亲眼看见那第一桶葡萄美酒出炉,并且亲口尝一尝那不可言传的滋味啊!
中国葡萄的名称是个外来语,一般认为是古波斯语 budawa 的音译。起初,葡萄的写法并不固定,其中有“蒲陶”“蒲桃”“蒲萄”等多种写法。后来又有人将其写成了“葡萄”二字,由于这二字蕴含了汉字六书的形意,具有草木形神会意之美,于是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中国种植葡萄的历史悠久,葡萄种植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我国的东北地区,都是酿酒葡萄种植生产的基地,也是开发研制葡萄酒的基地。因为这些地区就地理条件来说,都属于南北纬度30°~50°的范围,同时具备种植酿酒葡萄的诸多自然、社会条件,因此诞生了“张裕”、“长城”等一些驰名国内外的名牌葡萄酒。就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来说,中国西部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皆具大面积葡萄种植的条件,规模化发展种植基地的优势。
世界上任何一个物种,都需要选择适宜自己生存发展的条件,比如水土、日光、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即人类对于物种的态度,如果喜好,就会卫护、管理、帮助物种生存发展,否则也会造成物种的自生自灭。中国的葡萄来自西域,新疆是中国葡萄的诞生之地,也是中国葡萄蓬勃发展之地,是我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葡萄得到了长足发展,有关资料表明,2008 年,全疆葡萄种植面积达到8.2万公顷,总产值达27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公顷单产达到17.2t,其中无核葡萄有 79.8 万吨。2010 年种植面积又增加了200万亩(1亩=666.67㎡)葡萄品种既有世界最负盛名的无核葡萄,也有红葡萄、黑葡萄、紫葡萄、马奶子葡萄、喀什喀尔、木讷格等 13个品种,其主要产地是历史久远的吐鲁番、哈密、和田、昌吉和巴音郭楞。
内蒙古乌海地区,水土干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生长,其葡萄种植基地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其种植历史已达30多年。资料表明,从改革开放初期至1993年,已经发展到8000多亩葡萄品种有无核白、玫瑰香、马奶子、园白、巨蜂等。这是一片大有发展前途的中国葡萄种植基地。
年降水量约200mm,全年平均气温9.4℃,无霜期为163d,贺兰山麓现有葡萄种植基地44万亩,其中37万亩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总产值达20亿元人民币,为当地酿酒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让“小葡萄”变成了“大产业”,被有关部门认定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葡萄酒基地”。
河西走廊是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km,宽数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狭长高平地,丝绸之路的中心区域,地处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邻新疆边界以东。东西长约 1000km,南北宽百余千米,海拔1500m 左右。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永昌平原,属石羊河水系。河西走廊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常年经此贯通中西。
甘肃河西走廊,全线都处于最佳酿酒葡萄种植地带,即北纬38°左右,国家少有的无公害、济地区。其自然生态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某些地方甚至还优于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之乡法国波尔多地区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起初,甘肃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12万吨左右,省内拥有莫高、祁连、紫轩、威龙、皇台酒业多家产能达10多万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种植。
产业得到很大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目前,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 30.27万亩,葡萄酒产能可达 14 万吨,年销售额达 8.5 亿元,已初步形成以武威、张掖、嘉峪关为龙头的三大酿酒葡萄种植基地。
国际公认的世界优良葡萄酒基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阳光充足,以保障葡萄良好的甜度;二是土壤良好,以保障葡萄适宜的酸度;三是良好适度的水分,以保障葡萄的丰度。而位于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处北纬36°~40°之间,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造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1999年参加全国第五届葡萄科学讨论大会的33 名高级专家一致认为:河西走廊,属我国酿造葡萄发展的最佳产区,是有机绿色食品理想的种植地区。
甘肃河西走廊所具备的这些先天条件和自然优势,不仅为甘肃大规模发展酿酒葡萄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为科学研发更多更好的葡萄经济提供了条件,而立足于甘肃河西走廊创新发展起来的寿鹿山药业,就是利用葡萄皮、葡萄籽为原材料,提取葡萄精华原花青素、白藜芦醇系列产品,开拓进取,努力为人们健康服务,达到绿色环保的新型葡萄研发企业。